目前分類:癌症篇 (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healthy-immune-system  

美國華裔科學家談免疫系統的真相:運動和心情勝過一切藥品!陳昭妃博士 

作者簡介: 
陳昭妃博士,1962年出生於台灣嘉義,10歲時隨家人移民美國,幼年有一段被當作「弱智女孩」的特殊經歷,然而這卻激勵她比常人更加刻苦用功,19歲從美國楊伯翰大學畢業,是該校最年輕的大學畢業生;21歲獲得微生物學碩士學位;25歲博士畢業,主攻免疫學專業,1997年榮獲「美國十大傑出青年獎」,是59年來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也是獲此獎項唯一的女性。 

(一)尋找疾病的真正病因: 
1928年,抗生素誕生了,我們向世人宣稱能夠控制所有感染性的疾病,但我們沒有想到,抗生素會給人類帶來一系列疾病,過去,醫學人員認為是病毒、細菌製造了疾病。但是現代研究發現,有10%的病人感染依波拉病毒,但並沒有死於這種病,原因在於他們身體裏有抵抗力;同樣,有30%的肺結核病人並沒有出現嚴重的症狀,而且還可以自行恢復。科學家認識到,是否患肺結核取決於自身免疫系統;愛滋病,有5%的人感染後5年甚至10年也不發病。在各種宣傳資料上,都提到HIV病毒,但我沒有在任何的醫學報告上看到實驗證明是HIV病毒製造的愛滋病。我們所看到的實驗報告上是這樣寫的:所有的愛滋病人體內都有HIV病毒的存在。這兩種意思是完全不同的。 
舉個通俗的例子:這裏有一堆垃圾,有垃圾的地方自然會有蒼蠅,但這並不表示說,是蒼蠅製造了垃圾。而以前我們認為蒼蠅就是病因,然後趕快發明一種化學武器出來,將蒼蠅消滅掉;殺死蒼蠅以後,垃圾裏又跑出蚊子,我們又趕快把蚊子消滅掉;之後,垃圾裏又跑出蟑螂,殺死蟑螂,垃圾裏又會跑出老鼠,總而言之,是永無止境的。因為真正的原因並不在於蒼蠅、蚊子,而在於這堆垃圾。得到健康的關鍵是要把垃圾消滅掉。所以現在的科學家開始研究基礎免疫學。 
免疫系統涉及不計其數的細胞、特殊物質及器官之間的高度紛繁複雜的相互作用。它隨時處於戰備狀態,能夠預防疾病,並能明確地知道應該什麼時候、在哪裡、怎樣採取適當行動摧毀入侵的物質,而不會傷害人體其他細胞。任何藥物也無法取代人體內與生俱來的、兼具防禦和修復雙重功能的免疫系統。 

(二)認識我們的免疫系統: 
免疫系統最重要的功能是清除體內各種垃圾。舉個例子,紅細胞的壽命只有120天,之後,就會死去變成垃圾,這就需要自身的免疫系統把它清除。 
第二大功能,就是抵禦疾病。科學家認為,免疫功能是獲得健康的一把鑰匙。當垃圾裏產生蚊子時,蚊子就會到處飛,但是如果沒有垃圾的話,它是無法繁殖下去的。換言之,病毒、細菌或骯髒的東西侵入人體,如果人的抵抗能力強,它就沒有辦法繁殖下去。 
我曾受邀於美國最大的一個醫學研究機構。在和科學家們一起討論的時候,得到一個統一的結論,99%的疾病都和免疫系統失調有關。當然有的疾病和免疫系統疾病無關,如基因、遺傳類的疾病。以前,我們對免疫學沒有這麼重視,一直認為還是化學藥物的作用比較強,治病效果比較明顯。有人會說,既然免疫系統這樣強,為什麼還要用化學藥品呢?事實上,免疫系統的功能本身是很強的,但正是由於化學藥品的副作用而使免疫系統的功能下降。我曾經做過10年的癌症研究,看到許多被醫生宣佈只有兩三個星期可以活的病人,過了幾年以後,又回來找我們,奇妙的是,我們居然已經發現不到任何癌細胞的存在。這種藥物無法治癒的疾病,我們的自身免疫系統卻會將其治癒,這就證明,自身的免疫力是比化學藥品要強的。 
過去,我們沒有認識到化學藥品的副作用會那麼大。到了如今,美國醫學會不得不警告所有醫學人員:醫生的責任不在於開藥單,而在於其指導的職責,他有責任告訴病人藥品進入人體後,會有什麼樣的功能,會帶來什麼樣的副作用。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人們往往習慣向醫生索要僅有抗菌作用的抗生素。所以美國醫學會發出通知,醫生不可以隨意給病人開抗生素,除非已做過實驗檢查,證實其感冒是由細菌引起的。醫生如果違反這一規定的話,其行醫資格可能被吊銷。 
據美國醫學統計報告,美國每年有960萬人因為服用化學藥品而必須住院;每年有2.8萬人因服用一種心臟病藥而死於心臟病;每年有3300人因為吃了治關節炎的藥物而死亡(而原來人們想不出關節炎和死亡有什麼關係);每年有16.3萬人因藥物的副作用而導致大腦記憶力衰退;有3.8萬人得了老年癡呆症;有2.8萬人因藥品而導致骨質疏鬆症。總而言之,這個統計結果還是非常保守的,有很多醫院不在調查之列,實際情況只會更為嚴重。 
從微觀角度來看免疫系統,自身的免疫系統就像一個軍隊,裏面有空軍、海軍、陸軍各類軍人,一旦有敵人侵入身體,就會將其消滅掉,在免疫系統裏幾個最重要的器官: 
1、骨髓:生產各類血細胞。從骨髓裏產生的細胞,會被送到胸腺裏。 
2、胸腺:就像一個訓練營,兒童時期,沒有訓練出足夠的軍隊,所以很容易胸腺腫大。當人慢慢長大以後,訓練出一批「軍人」後,胸腺慢慢萎縮下來,但並不表示它沒有功能了。 
3、扁桃腺:也是免疫系統的一部分,不應輕意地被割掉。 
4、脾臟:裏面有很多V細胞,產生各類抗體。當人感冒或小孩注射疫苗以後,脾臟會稍微地腫大,這是很自然的現象,它是在拼命地生成武器來抵禦外來的敵人。 
5、淋巴:就像一個篩檢程式,將所有的敵人集中起來,然後免疫細胞就會將其消滅。所以,感冒時淋巴摸起來會硬硬的,這說明身體裏的免疫系統正在打仗,感冒過後,就會自然而然軟下去了。 
6、盲腸:是免疫系統很重要的一部分,抵抗下腹部各種各樣的感染。 
7、血液裏的白細胞:都是免疫細胞,白細胞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稱為T細胞,另一類稱為V細胞。V細胞功能在於產生各種抗體,而這相當於軍隊裏的武器、子彈。有戰爭,就會有死亡的軍人,就必須將死亡的細胞清除。這就需要依賴我們胸腺訓練出來的一批細胞。 

(三)對「死亡之吻」的研究: 
我在研究癌症的過程中,並沒有發現任何的藥物、化療、電療能夠真正治療癌症。化療只是賭博,成功率在1%左右,用作化療的藥品無法識別哪一個細胞是癌細胞,哪一個細胞是身體裏的好細胞。所以我最終放棄研究這些化學藥品,而轉向研究免疫細胞中一個被稱為「死亡之吻」的細胞。這個細胞一接觸癌細胞,癌細胞就破裂了,被消滅掉了。 
免疫學是一門非常年輕的科學,是有待研究的科學。沒有任何一種化學藥物能夠代替免疫系統,也不可以用化學藥物來刺激免疫系統,否則可能會造成各種副作用,既然不能用化學藥品來提升免疫系統,那麼只能依靠「營養」。 
免疫學是一門新學科。在美國,我是第一批的免疫學家,在這之前根本就沒有人學習免疫學,對免疫的瞭解僅限於各種疫苗而已。但如今免疫學已經變成一門很受重視的學科了。舉幾個例子,在1960年以前,我們甚至不知道胸腺的功能,認為胸腺是一個沒有用的器官。而根據後來的跟蹤調查發現,所有胸腺被毀的人都得了癌症,因為他們喪失了最重要的免疫器官;現在很多人認為扁桃體沒有用,就把它割了;有些人在做手術時,順便將盲腸割掉了,認為可以預防盲腸炎。可是您知道嗎?盲腸是由免疫細胞充塞而成的,能夠抵抗各類的感染。如果有人認為可以用摘掉某些器官的方法來預防疾病的話,那麼是否可以用割掉心臟的方法來預防心臟病呢?實際上,如果您的免疫系統不工作的話,您只有24小時可以活。 

(四)營養來自於完整的食物: 

1、談到營養,每一個人對營養的定義是不一樣的。我有一位很要好的女朋友,她每天給她的兒子兩個雞蛋,兩個雞腿,兩杯牛奶,如果兒子沒有吃下這些東西,她會很著急。我問她,為什麼要給孩子吃這麼多肉類呢?她說,因為孩子身體不好,別人一感冒,他就感冒,別人一咳嗽,他就咳嗽。我對她說,肉類並不代表營養。當人們吃到很多肉類,身體裏就會產生荷爾蒙,整個免疫系統就會下降。在美國,以前小學裏有一個食品金字塔量表,它把最重要的營養劃為肉類、牛乳製品,如今,這個量表已經被禁用了。研究發現這種教導導致今天美國各種癌症、心臟病不斷地上升。 
2、關於牛奶的問題:牛奶和人奶是完全不一樣的蛋白質,人類只能消化50%的牛奶蛋白質,消化吸收90%的母奶蛋白質。有一部分人喝牛奶會肚子痛,喝母奶則不,因為其蛋白質不同。一隻小牛生下來以後大約90磅,而兩年以後大約成長到1000磅;人生下來是8磅,而十幾年才成長到100多磅。換言之,我們是屬於不同種類的,所需的營養也是不一樣的。牛奶裏含有很多的荷爾蒙,它可以刺激小牛快速地成長,但這種荷爾蒙到孩子身體裏面,會產生不同的效果。現在已有研究表明,牛奶會阻止小孩大腦的發育。 
3、關於咖啡的問題:兩種咖啡,一種沒有咖啡因,一種有,喝哪一種好呢?不要多喝有咖啡因的咖啡,因為它會加速中樞神經系統的刺激,也有實驗報告表明,它會製造皺紋;但是沒有咖啡因的咖啡更不能喝,因為將咖啡因從咖啡中提取出來需要一種化學藥品,而這種藥品是致癌藥品,美國衛生局已禁止使用了。所以,問題並不在於咖啡因的好壞,而在於咖啡因是如何被提取的。同理,我們不是說維生素不好,而關鍵在於維生素是如何提取出來的。 
4、維生素與營養的關係: 
芬蘭政府曾做過一個世界最大的維生素實驗,可以說是比較公正的實驗,出資4300萬美元,總共2.9萬人參與被試,長達5-8年時間。分為兩組,一組是吸煙的人,讓他們每天吃維生素A和維生素E;另外一組的人員什麼都沒有吃。過了5年、8年,吃維生素A和維生素E的這組人員死於癌症的比例要比另一組高出18%。更重要的一點,吃維生素E的人得心臟病、死於心臟病的人要高出另一組50%。當科學家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真是很羞愧。一直以來,所有科研工作者在小型實驗裏面得到的結論,都是維生素E可以防止血管硬化,防止心臟病,這麼大的實驗,為什麼會得出一個相反結論呢? 
美國的衛生局研究報告表明,當維生素C存在於橘子等整體時,被稱為抗氧化劑,能防止心臟病、癌症。當維生素C離開橘子後,能製造上億的自由基,反而會造成心臟病、癌症。對於這個問題,我把它看得很簡單。我認為,橘子是自然生成的,維生素C是人造的,人造的不可能比自然的要好。我們根本沒有能力創造一個橘子或蕃茄出來。蕃茄裏面含有一萬多種營養素,這些營養素是什麼我們都還搞不清楚,哪裡來的智慧和權力對大眾說,裏面最重要的是維生素呢?所以一個完整的食品才代表著真正的營養。 
美國衛生局希望把所有的維生素製品列為藥品,不讓人們隨意在市場上買到。服用維生素不當會帶來很多副作用。美國有3萬多兒童,因服用維生素而出現中毒的現象。小孩吃下過量的維生素,血液裏的鐵質就會上升,就比較容易得癌症;過食維生素E會造成關節炎;過食維生素D會造成肝功能的損傷。 

(五)結論: 
一個人經過化療,免疫系統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但給他比較有營養的植物的話,免疫系統6個月以後就恢復正常了。一系列的研究報告表明,免疫系統和植物營養是分不開的。 
人的健康不是一天就會得到,疾病也是一樣。要得癌症也很不容易,人體裏必須有100多種錯誤,才會產生一個癌細胞。我們的生命就像一棵小樹,需要精心地澆灌、呵護才會茁壯起來。 

這裏,我談三點重要的結論: 
第一、營養:完整的植物,多種類的植物,代表著營養。人如果比較喜歡吃蔬果,少吃肉類,就會比較健康。美國現在提倡素食的漢堡,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保持一種很平靜的心情。因為一旦有壓力或生氣、緊張,半小時以內身體免疫功能就會下降。 
第三、適當的運動和休息,很激烈的運動對身體是絕對沒有好處的。奧林匹克的運動模式是自我犧牲的一種表現。適當地休息,免疫系統在白天會比較弱一點,晚上的時候才做修補工作。舉個例子,兩個學生一個在讀書,一個在睡覺,旁邊有人咳嗽,哪個有可能被感染呢?當然是那個讀書的人。 
所以,如果能做到這三點,我相信就算是不能活到120歲,也能活到110歲,我希望大家都能把這樣的智慧帶給自己的親戚、朋友,共同創造一個更美好,更健康的明天! 

 

比佛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姐妹們,不要只看重內在美,更要小心乳房健康!台灣乳癌年發生人數已經突破萬人大關,但是許多女性對於乳癌仍然存在一些迷思,常見包括:「穿鋼絲胸罩會罹患乳癌?」「塗抹止汗劑會增加乳腺癌危險?」

台灣乳癌好發於40至50歲婦女,雖然乳癌發生率較歐美低,但診斷為乳癌時的平均腫瘤大小卻較大。顯示女性的乳房自我檢查率較低,且傳統保守的觀念經常忌諱求醫,甚至有些人即使做自我檢查發現了乳房腫塊,卻常因沒有症狀而不以為意,錯過早期診斷的機會;其中也不乏有錯誤的迷思觀念,影響及早就醫診斷。

美國《Health健康》雜誌整理出以下常見「乳癌十大迷思」,希望姐妹們不要自己嚇自己,也不要過度大意,忽略乳癌早日檢查發現的重要性。

迷思一/穿鋼絲胸罩會增加乳癌危險?

錯!這種說法缺乏科學依據,因為胸罩的類型和材質及鬆緊度,與乳癌之間並沒有關聯性。

迷思二/大多數乳房有硬塊即是有乳癌病變?

錯!其實大約80%的女性乳房腫塊為良性囊腫。

迷思三/隆乳的人比較容易罹患乳癌?

錯!研究發現,隆乳的婦女並不會比未做隆乳手術的婦女,有更高的機會得到乳癌。不過,隆乳的婦女可能需要接受定期乳癌X光檢查。

迷思四/塗抹止汗劑會增加乳腺癌危險?

錯!美國癌症協會表示,這種說法暫時沒有科學依據。

迷思五/乳房切除之後不會再復發乳癌?

錯!乳房切除之後,乳癌復發率會降低90%,但是一些患者依然會在疤痕處出現乳癌復發。

迷思六/有乳房纖維囊腫的婦女罹患乳癌風險更大?

錯!乳房纖維囊腫是由於乳腺囊泡增生而產生的結果,可能與荷爾蒙失調有關,並不等同於乳癌。不過乳房出現囊腫應至醫院檢查。

迷思七/每年接受乳房X光檢查,輻射會增加乳癌危險?

錯!乳房X光檢查只產生少量輻射,但不足以致癌。美國癌症協會建議,女性年過40之後,每年應接受1—2次乳房X光檢查。

迷思八/不孕症用藥會造成乳癌嗎?

錯!治療不孕症所使用的藥物雖然可能會導致女性內生性雌激素與黃體素濃度的變動,但不至於導致婦女發生如乳癌或卵巢癌等癌症。

迷思九/乳房大罹患乳癌機率大?

錯!常有人認為乳房較小,罹患乳癌機率較低,或是認為乳房大,較有機會罹患乳癌,這些都是錯誤觀念。因為乳癌與胸部大小無必然關聯。

迷思大/父系有乳癌家族史,不會增加自己罹患乳癌風險?

錯!事實上,父系和母系乳癌家族病史同樣重要,都不可掉以輕心。

 

罹患乳癌有高危險群 「練5功」防乳癌

罹患乳癌的高危險群包括:過去曾有乳癌病例者、家族中有人得過乳癌、年過35歲才懷第1胎、不孕、初經在12歲以前,停經在55歲以後、過度肥胖等。

乳癌是可以早期診斷的疾病,治療的成績也相當不錯,因此定期乳房自我檢查和乳房篩檢就顯得相當重要。每位女性都應定期做乳房自我檢查,停經前婦女在每次月經結束後一星期左右檢查一次,停經後及懷孕婦女則每月固定一天實施,一旦發現腫塊就應立刻就醫。

 

【健康小叮嚀】:

對於觸診無發發現的早期乳癌,可透過乳房攝影、乳房超音波來做乳癌篩檢。台灣癌症基金會提醒,癌症的發生與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呼籲全民落實「練5功」,包括平常在生活中攝取足量、多色蔬果,保持規律運動、控制體重,以及遠離菸害,並定期做癌症篩檢。

 

比佛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20-info-graphic-war-on-cancer.imgcache.rev1333467772954    

全球聞名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最新之癌症研究報導,約翰霍普金斯已將這篇研究報告用新聞稿方式發布,同時Walter Reed 陸軍醫學中心亦將這篇報告傳播。

 

多年以來人們一直被告知化療是治療癌症唯一值得去嘗試的方法(嘗試,成為了關鍵字), 但是Johns Hopkins將告訴你其實存在著其他的方法來消除癌症

 

癌症病人60%是嚇死的,20%是亂用藥而死,20%有好的心態和科學治療而生存。望大家無論遇到什麼病都不要恐懼,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據相關報導,八十歲以上的老人因其它原因死亡後解剖屍體,發現約四分之一的老人體內有腫瘤,但他們生前並不知曉,腫瘤也未對他們生前的健康構成傷害,所以帶癌生存的現像是一直客觀存在著的,沒有必要大動干戈,一味地追求殺癌的力度和強度,非要把癌細胞斬盡殺絕不可。一定要把癌症與其它慢性病一樣對待。癌細胞是正常細胞在體內氧氣不足的情況下脫變而來的,也就是說癌症是“人民內部矛盾”,需要的是協調、理順、讓癌細胞與正常細胞和平共處,這才是解決癌症最聰明的做法。

 

約翰霍普金斯最新之癌症研究報導 :

( ) 每一個人身上都帶有癌細胞,除非癌細胞擴增至幾十億個數量時癌細胞是無法在一般檢查時被檢查出來的。所以每當病患治療到一個階段後醫生會告訴病患其體內已無癌細胞時,醫生所指的是其體內癌細胞數量已縮小到儀器無法偵測出來的數量。

( ) 在每個人的生命期裡,癌細胞都會出現6至10次。

( ) 當人體免疫系統強時,癌細胞是會被摧滅的,同時免疫系統強是能抑制腫瘤形成及擴增。

( ) 當人被發現有癌症時,它意味這個病患是有大量營養缺乏;這可能是由於基因、環境、食物及生活方式等因素造成的。

( ) 如何克服營養缺乏,那就是要改變飲食及多進用增強免疫系統之食物

( ) 化療不祇能毒殺快速增長之癌細胞,亦會一併消滅骨髓及胃腸道內之健康細胞,同時造成器官衰竭;如肝臟、腎臟、心臟及肺臟等等。

( ) 放射治療在摧毀癌細胞時,亦會灼傷健康細胞、組織及器官。

( ) 初期化療及放射線治療是很容易將腫瘤面積縮小到某一程度,然再延長上述療法並不能造成腫瘤完全消除。

( ) 化療及放射線治療會讓體內存有大量毒素而危及或摧毀免疫系統,因而導致病患易於感染及並發症。

( ) 化療及放射線治療會造成病患癌細胞突變及產生抗體而變得難以摧毀,而手術則易使癌細胞擴散至其它部位。

( 十一 ) 一個有效擊潰癌細胞之方式是不供給癌細胞繁殖所需之食物,即是餓死癌細胞。

( 十二 ) 癌症是一種心態、肉體和心靈上之疾病,因而能有前衛及積極的心靈是可造就癌症戰士變為勝利天使,怨尤和苦痛會讓體質變為緊張及酸性,加重病情。

 

( 十三 ) 癌細胞是無法在充滿氧氣的環境中繁衍的,所以每日必須運動,同時多作深呼吸以利氧氣進入細胞層,氧氣療法是另一種擊潰癌細胞之工具。

 

( 十四 ) 肉類的蛋白質是不易消化,因為肉類的蛋白質需要大量消化酵素消化,未消化的肉質會留殘在腸內淨化,而引發有毒物質形成。癌細胞壁有很硬之蛋白質包裹,因而節制食用肉類可讓多出之酵素去攻擊癌細胞之蛋白質,而體內殺手細胞則有空間摧毀癌細胞。

 

( 十五 )部份營養品是能增強免疫系統(如抗氧化劑、維他命、礦物質等保健食品)去驅使自體殺手細胞去摧毀癌細胞,其它營養品如維他命E會使細胞萎縮,或漸使細胞死亡,而非原體內一般處置損壞、無用及不需要細胞之模式。

 

( 十六 ) 癌細胞以何為食物:

1 . 糖是癌的食物,若不食糖即刪除癌細胞很重要的一項食物供給。代糖如Nutra sweet, Equal spoonful等均是由Aspartame 組合而成的,是有害的。較好之天然代糖是Manuka糖漿或Molasses糖蜜,但祇能取用少許。食鹽為使顏色變白而摻有化學添加物,較妥之選擇是海鹽。

2 . 牛奶會使人體產生黏液,尤其是在胃腸道內,而黏液正是癌症之食物。因而阻絕牛奶及採用不甜之豆漿作替代,癌症就會在無食物情況下萎縮的。

3 . 癌細胞是在酸性環境中繁衍的,以肉為基本飲食的體質是酸性的,因而食用魚類及少量雞肉是較食用牛、豬為妥的。且肉品均含有家畜抗生素、生長荷爾蒙及寄生蟲等,而這些均是對人體的有害物質,尤其是對癌症病患。

4 . 以80%新鮮蔬菜及青菜汁之飲食;含全穀類、種子、堅果及少量的水果是有益於體質轉變為鹼性的,剩餘20%可進食煮熟的豆類。新鮮蔬菜汁可在5分鐘內被細胞組織吸收進而滋養增強健康細胞,為取得活性酵素強壯健康細胞應多飲用新鮮果菜汁(多樣蔬菜含豆芽),同時每天進食生青菜(未煮過之)兩至三次,按活性酵素在40度C時會被摧毀。

5 . 飲料必須避免飲用咖啡、巧克力因上述飲料含咖啡因,綠茶是較佳之選擇因為其有抗癌特性。而平常應飲用淨化水或過濾水,然應避免飲用有毒的或重金屬的水。

 

比佛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top cancer

蔬果是癌細胞不愛吃的食物,只要大量食用含營養高的礦物質維生素蔬果,並且不給它需要的糖份,就可直接把癌細胞餓死,甚至我們可以通過斷食的方式,更有效的做到這點 。

營養能修復細胞,真正能讓自己康復的絕對不是藥品,因為葯物的成份不是细胞修復所需要的成份。 而一旦給足時間和營養物質,如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脂肪等人體構成所需, 人體就會啟動自我修復的過程。

大部份的疾病都源於缺乏所需的營養,反而吸收過多的熱量、不明化學品和重金屬污染引致中毒,和處方藥物的副作用等。 發生了癌症後,由於心理上的恐懼和憂慮,更加重了情緒不安和混亂,引起血壓升高和不正常的心跳,降低免疫系統的功能 。 

生病是細胞在喊救命,在這世界上,最厲害的醫生就是人體免疫系统,而我們只需要懂得如何给細胞對的食物,只要營養充足,受損的器官經過細胞的不斷新陳代谢和自我修復,經過一段時間,受損的組織和器官就會被“軟性置換”,產生出“新”的組織與器官,很多的疾病,都有機會徹底康復,就麼簡單!

生病不是細胞叛逆,是自己無知對細胞加壓;而且,不只癌症,得任何病即使治好了,不表示已經完全痊癒。若不善加調整生活及飲食的觀念,也都可能再得病。 改善體內環境,使癌細胞沒法生長,是個一輩子的功課。

 

比佛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99455366624517752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大學畢業,原本是人生美好的開始;但有一名22歲的男大生,從大一進入速食店打工,幾乎每天三餐都吃漢堡、炸雞,結果畢業前,確診罹患大腸癌末期,目前持續接受化學治療,悔不當初。

「食物油炸後的香味就是多環芳香烴,就是致癌物!」收治患者的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王輝明表示,肉類經過攝氏150度的高溫油炸、燒烤超過2分鐘,就會產生多環芳香氫化合物,釋放出致癌物質苯基嘌呤,多吃容易增加罹癌風險。

王輝明指出,有研究發現,1支香菸燃燒後會產生0.032mg的苯基嘌呤,而吃1公斤燒烤牛排產生的毒素,就相當於吸入600根香菸的致癌物,可見罹患大腸癌與飲食習慣有密切關係。

燒烤、油炸類食物少碰。王輝明建議,日常飲食最好不要吃燒烤、油炸類的食物,如漢堡、炸雞、鹽酥雞、烤肉等,食物儘量以水煮、清蒸的烹調方式,在衛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其實生吃最好。

作者: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 健康醫療網 – 2014年5月8日 上午11:31

 

比佛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at less meat   

吃太多牛肉恐增罹患大腸癌風險。一名廿多歲女子,平常嗜吃牛肉,至少每兩天就要吃一次牛肉麵,沒有大腸癌家族遺傳史的她,卻在婚前健康檢查時,發現罹患大腸癌二期。

 

收治這名病患的國防醫學院外科教授、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科主治醫師饒樹文說,女子年紀輕輕就罹癌,又無家族遺傳史,詢問她飲食習慣後,才發現她很愛吃牛肉麵,不但頻率高且持續多年;還好她治療後恢復健康,不但結婚,還生了孩子。

 

醫界早就發現,過量吃紅肉,是罹患大腸癌危險因子。饒樹文說,國外研究也指出,紅肉中又以牛肉,容易誘發大腸癌,致癌率超過羊肉、豬肉;像是西方吃牛肉較多的國家,大腸癌發生率比亞洲高。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科主任王輝明說,牛肉和羊肉中的左旋本基丙胺酸和肌胺酸這兩種胺基酸,含量比其他肉品高,一旦遇高溫,易成為致癌物質。

 

台安醫院大腸直腸科主任糠榮誠也指出,每天吃紅肉超過三到五盎司、約一百公克到一百五十公克,相當於半個手掌大小,罹癌機率就會增加;而牛排大餐往往一次達九盎司到十二盎司,超出建議量很多倍。王輝明建議,民眾應減少攝取紅肉,若要食用,最好搭配吃蔬果等抗氧化食物,來消除致癌的自由基。

 

作者: 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 | 聯合新聞網2014年2月8日

 

比佛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ancer 

我好好的,為什麼會得癌症!?用您的新鮮血液殺死病魔!

請記住: 新鮮血液所到之處,有害細菌就無法生存。因為新鮮血液裏免疫細胞和淋巴細胞極為充足。這些細胞都是人體的衛士,可以迅速地將有害細菌驅逐出境 。
 
你希望你體內有什麼樣的血液、什麼樣的免疫系統為你運作呢? 最佳的道路是選擇植物性飲食。

根據普裡特金 ( Nathan Pritikin ) 研究基金會的一項研究,吃純素飲食一年,血液抑制癌細胞生長的近8倍,而另一個類似的研究發現,兩個星期的植物性飲食表現出對乳腺癌和結腸癌細胞防御能力顯著增強。

第一項: 研究對象是一群不同飲食習慣的人士,把他們的血液分別滴入前列腺癌細胞生長的培養皿內,看誰的血液更好地抑制腫瘤的生長。

結果發現,按標准美國飲食(SAD)人士的血液,癌症的生長速度減緩9%,而純素食飲食一年的人的血液、癌症的生長速度減緩了70% !

第二項: 研究是婦女和乳腺癌,每個個體只是純素食飲食兩周(不是一年)。這項研究測試了血液對抗癌症的能力,先測試標准飲食時的情況,然後讓他們在純素食飲食兩周後進行測試。

研究發現,純素食飲食僅兩周,參與者的血液癌細胞的生長明顯變緩慢,甚至停止了。也就是說,在純素食飲食兩周後,同樣個體血液抗癌細胞的能力顯著增強。

格雷格博士沒有提及適度鍛煉和適當壓力管理的重要性,但這也應是一個因素。我想我們都同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飲食,必須加上適當的鍛煉和放松。
 

所以活得好不好、要看你吃得對不對、正確的飲食和營養可以幫助你預防或減緩癌症發展、透過低蛋白質飲食就能化解高致癌化學物質所帶來的危機。

 

-網路轉載

 

比佛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學家終於找到牛奶致癌及糖尿病的確實證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最近的研究發現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胰島素的生長因素就是牛奶內的主要致癌物質,加拿大的腫瘤專家建議: 除了那些發展中國家的兒童和營養不良的成人,一般人並不需要喝太多牛奶。 

 

我想測試一下人們對牛奶的認識“你知道奶牛為什麼會一直產奶?”答:“不常產奶能叫奶牛嗎?”問:“請問你是否常產奶呢?” 答:“怎麼可能?人是只有懷了小孩才會產奶的”。牛跟人一樣都是哺乳動物,哺乳的意思就是為了哺育下一代才有乳汁,所以奶牛一直產奶只有一個原因“不停地懷孕生小牛?”問:“怎麼可能呢?” 答:“確實是這樣的”。但並不是所有奶牛在任何時候都能懷上孕。

 

現代農場的解決方法是給奶牛打高劑量的荷爾蒙,讓其不自然泌乳——那段新聞所說的 “各種激素” 就是這樣來的! 現代奶牛從兩歲開始就有九個月的時間用於懷孕,小牛出生後就會被關進小木箱並餵以毫無營養的飼料,不能動彈,以保證人們餐桌上小牛肉的精瘦嫩滑。而牛媽媽就被千方百計擠出一頭小牛所需的十倍以上的奶量,所以超過三分之一的奶牛都患有乳腺炎

 

我常想起BBC製作的一個畜牧業的專輯:奶牛在鏡頭前走過,一步三跛,好像所有關節插了一根針。我想,人們即使是心如鐵石,認為那些動物如何受苦跟自己毫無關係,但希望自己能從這些病態的牛隻體內吸收到什麼營養和健康,那已非緣木求魚,而是飲鳩止渴了。當然,在商業廣告中,你會被告知飲鳩的各種好處,許多人認為牛奶能補鈣,但眾多實驗和資料顯示,牛奶內含有鈣,但人體是很難吸收的喝牛奶往往還會讓體內的鈣質流失得更快。其實許多蔬菜的鈣含量比牛奶高得多,如黃花菜、蘿蔔纓、莧菜、雪裡紅、薺菜、香菜(芫荽)。

 

T.柯林.坎貝爾博士: 美國康奈爾大學終身教授、被譽為世界營養學界愛因斯坦。 牛奶致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大腸癌等系列癌症 近三十年來,營養學有突破進展,關於牛奶的研究已累積大量文獻。 2004年,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完成了一項牛奶與癌症的研究,研究證明,大量飲用牛奶導致婦女患卵巢癌。 他們對61,084名年齡在38歲至76歲的婦女跟蹤13年調查,確診愛喝牛奶的266名婦女患卵巢癌,125名尚未確診。每天飲用4次以上乳製品的婦女,卵巢癌的發病率比每天喝2次的婦女高一倍。

 

哈佛大學醫學院、牛津大學和臺灣醫科大學的科學家聯合研究發現,牛奶中的激素物質IGF-I加速和加強了氯化鉀離子在細胞壁之間的交換,導致人類卵巢癌細胞的繁殖和宮頸癌細胞的加速生長

 

2004年10月《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一篇牛奶致女性乳腺癌的研究報告,丹麥的研究人員對117,000名婦女調查發現,牛奶對乳腺癌的促發有很大影響。研究人員認為,近50年來全世界乳腺癌發病率的大幅提高與人們飲食結構中牛奶及乳製品消費增加密切相關。研究認為,大量飲用牛奶會增加人體中類胰島素一號增長因數(IGF-I)的水準,已經有多項研究表明,幾乎每一種癌症都與IGF-I有關聯,IGF-I是一種促使癌細胞生長和繁殖的關鍵性因素。

 

美國費城的研究人員通過近10年的流行病學調查證實,乳製品會增加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險。 美國波士頓一研究小組對20,885例美國男性醫師進行了長達11年的隨訪調查,食用乳製品的男性,有1,012例男性患前列腺癌。 統計分析發現,每天從乳製品攝入600毫克鈣的男性血漿中維生素D3濃度顯著降低,發生前列腺癌的危險大幅上升。

 

日本厚生勞動省近日發佈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與幾乎不食用乳製品的男性相比,經常食用牛奶、優酪乳等乳製品的男性患前列腺癌風險會高出60%左右。 研究結果表明,飲用牛奶最多的調查物件患前列腺癌的風險是幾乎不飲用牛奶的調查對象的1.53倍,而且飲用量越多,患癌風險越高;食用優酪乳最多的調查對象患前列腺癌風險是幾乎不食用優酪乳的調查對象的人1.52倍。

 

英國地質化學家簡·普蘭特五十歲的時候患乳腺癌,雖然經過無數次治療,十年間癌症總是不斷回來與她作伴。當第五次復發的時候,一個半個雞蛋大小的硬塊長在她的脖子上,醫生說她只有幾個月的生命了。絕望而又堅強的普蘭特教授不再相信醫生,相信醫生也沒有用,人家已判了她的死刑。 她靠自己拯救自己,她閱讀最新的醫學論文,得知素食可以抗癌

 

她回想起三十年前到過中國,那時中國農村婦女不喝牛奶而幾乎沒有人患乳腺癌,從而得到啟發,戒掉每天必吃的兩盒優酪乳,出乎她的意料之外,脖子上的腫瘤在六個星期之後奇跡般的消失了。 普蘭特教授是英國地質局的首席科學家,同事們目睹了她反復患病到痊癒的曲折過程。當同事們的親朋好友患了癌症的時候,都紛紛來向她求援。普蘭特教授通過改變患者的飲食和生活方式,使六十多位癌症患者得到了痊癒。

 

為什麼素食和戒掉牛奶就能夠治癒癌症?普蘭特教授下功夫進行研究,她得出結論牛奶中的IGF-1(類胰島素一號增長因數)導致女性易患乳腺癌,男性易患前列腺癌。IGF-1是牛奶中本身含有的致癌激素,但是在以前自然產出的牛奶中含量較低。自從人們用激素催發母牛大量產奶,牛奶中的IGF1含量就增加了數倍至數十倍,牛奶致癌的危險當然就很厲害了,她認為牛奶的危害比香煙還嚴重。 善良而樂於助人的普蘭特教授為了幫助更多的人遠離牛奶的危害,放下自己的研究課題,特意寫了兩本書《健康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牛奶與乳腺癌教程THE NO-DAIRY BREAST CANCER PREVENTION PROGRAM》,還創辦了宣傳網站,網址是:www.janeplant.com,懂英文而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流覽。

 

美國著名醫學教授新谷宏實(美籍日本人)經過四十多年的行醫實踐,以醫療實證為依據,充分證明牛奶會導致婦女乳腺癌,他發現每一例乳腺癌患者都是愛喝牛奶的女人。新谷宏實教授在當代醫學史上有突出貢獻,他創造了醫治無數癌症,而沒有一例復發的醫療奇跡。他有什麼法寶能夠使每一個接受治療的患者不再復發呢?他在《不生病的生活》中告訴人們,他的法寶就是在患者作了腫瘤切除術之後,至少五年禁食牛奶和肉魚蛋

 

牛奶為何會導致多種腫瘤病變?美國康奈爾大學終身教授坎貝爾是癌病學的研究權威,特別在致癌學研究領域有非常突出的貢獻,曾被美國癌症研究所授予“終生研究成就獎”。他的研究給人們找到了答案,坎貝爾證實牛奶中的蛋白質是一種非常強的促癌劑,其致癌能力甚至超過化學物質。他說: 在控制癌症發病方面,營養比化學致癌物甚至比極強的致癌物的影響更大

 

牛奶致少年兒童I型糖尿病牛奶不但能使成年人患II型糖尿病,還可能使孩子患I型糖尿病。限於篇幅本來不想談這個問題,但喝牛奶的孩子太多,I型糖尿病終身難治,一個孩子一旦變成I型糖尿病人,在他以後的生命中,不得不依賴外源的胰島素注射,太可怕了,因此不能不談。

 

牛奶是如何使兒童患I型糖尿病的?坎貝爾在《中國健康調查報告》中作過論述: 在I型糖尿病中,免疫系統攻擊產生胰島素的胰腺細胞。這種破壞性的、無法治癒的疾病主要發生在兒童之中。它給年輕的父母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艱難的經歷。但大多數人並不知道,這種疾病和我們的膳食有關係,特別是我們每天攝入的乳製品。

 

牛奶中的蛋白質誘導I型糖尿病的發生,很早就見著於文獻。其過程很可能是這樣的: 嬰兒接受母乳餵養的時間不長就開始喂以牛奶蛋白質,很有可能是嬰兒配方奶中的牛奶蛋白質,牛奶進入小腸後,被分解成氨基酸碎片,對於某些嬰兒來講,牛奶不能完全被消化,於是這種原初蛋白質的氨基酸小鏈或片斷就存留在小腸當中,這種沒有完全被消化的蛋白質片段被吸收進了血液,免疫系統識別了這些片段,將它們作為外來的入侵者,並開始破壞它們。不幸的是,這些蛋白質片段和產生胰島素的胰腺細胞完全相同,免疫系統喪失了識別牛奶蛋白質片段和胰腺細胞的能力,並開始攻擊兩者,導致兒童的胰島素生成功能的破壞。

 

牛奶攝入量與I型糖尿病發病關係的調查發現,兩者之間存在非常好的線性關係。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牛奶攝入量越多,I型糖尿病患病率越高,在芬蘭,I型糖尿病的發病率是日本的36倍,同時,牛奶的平均攝入量芬蘭也是最高的,但在日本這一數值是非常低的。針對牛奶危害兒童健康問題,1994年美國兒科協會強烈建議:如果家族成員糖尿病比較常見的話,那麼這個家庭中出生的嬰兒最好兩年內不要服用任何牛奶。

 

在此要特別強調指出,牛奶除了導致癌症和糖尿病外,還會導致其他一系列慢性疾病。坎貝爾說: 科學證據確鑿無疑,研究結論令人震驚: 動物蛋白,尤其是占牛奶蛋白87%的酪蛋白,能顯著增加癌症、心臟病、糖尿病、多發性硬化病、腎結石、骨質疏鬆症、高血壓,自內障和老年癡呆症等的患病幾率。牛奶危害健康是許多人難以接受的事實。奶農、奶場主、乳製品企業的員工,牛奶是他們的飯碗;奶品製造商,奶品銷售商,奶品包裝商,牛奶是他們的搖錢樹,他們又怎能面對這樣的現實? 我也不希望這是事實,可是令人沮喪,迄今為止,界上沒有一例科研成果能夠證明牛奶沒有危害

 

談到牛奶的無情現實,坎貝爾說:“我本人是在奶牛場長大的,是喝牛奶、吃牛肉長大的,我很不願意看到這樣一個事實: 否定牛奶牛肉,但是我必須要告訴大家,這是事實。” 牛奶越喝越缺鈣這個問題可以講兩點。

 

(一)牛奶含鈣並不高。100克牛奶之中含鈣110毫克,而100克海帶鈣含高達1177毫克,鈣含量比牛奶高出11倍。許多蔬菜的鈣含量遠遠高於牛奶,例如: 芝麻的含鈣量比牛奶高過9倍,蕨菜的鈣含量比牛奶高8倍,豆腐、大頭菜、小白菜、油萊、莧菜的含鈣量比牛奶高1.5至3倍。在蔬菜中,紅蘿蔔的含鈣量算是比較低的了,但100紅蘿蔔也有33毫克鈣,比牛奶的鈣少不了多少。隨便挑一種綠葉蔬菜,鈣含量都不會低於牛奶,只要吃蔬菜就不會缺鈣。 人們選食物補鈣,假如面前有海帶、豆腐、牛奶,人們很可能徑直選牛奶,而不知道選擇價廉物美、含鈣豐富的豆腐海帶。是人們智商不如孩子嗎?不是,是人們誤信一句每天都在重複的謊言“牛奶補鈣”。

 

(二)喝牛奶反而會缺鈣。例如,人均喝牛奶最多的四個國家——美國、芬蘭、丹麥、瑞典,缺鈣最嚴重,在這些國家發生骨折的人比比皆是。喝牛奶最厲害的美國婦女平均三人之中就有一人患骨質疏鬆症不喝牛奶的民族反而不缺鈣。西方科學家在非洲調查,發現非洲斑圖婦女從不喝牛奶,鈣質的獲取完全來自蔬菜。斑圖婦女一生中平均生育10個子女,每個孩子都哺乳一年以上,母親們以乳汁哺育小孩,每天消耗大量的鈣,但斑圖婦女並沒有缺鈣。 三十年前中國人很少喝牛奶,特別是農村人口從不喝牛奶,而缺鈣的情況聞所未聞。八十歲的老農民能挑很重的擔子,腰膀硬朗,骨硬牙堅。 從上述事實可知,正常飲食五穀蔬菜的人根本不會缺鈣,但是,一旦喝牛奶或吃肉食,就可能出現缺鈣。因為喝牛奶或吃肉食,人的體液、血液變酸性,呈鹼性的鈣元素便從骨頭中被釋放出來,以中和酸性,鈣完成使命後,變成廢物從尿道排出,鈣這樣流失了。牛奶喝得越多,酸性體質越嚴重,鈣流失就越厲害。可見,越喝牛奶越缺鈣。

 

在西方國家的市場上有大量鮮奶,乳汁濃郁,沒有摻水,走近牛奶就能聞到飄逸的天然奶香。如果說這樣鮮奶牛不能喝,肯定是不對的。然而,中國的奶品市場哪里有這樣的鮮奶呢?中國市場的奶全部都是加工奶,而加工奶品確實牛都不能喝,甚至會把牛毒死。愛丁堡的約翰·湯姆森曾用孿生小牛作試驗,一隻喂鮮奶,另一隻喂加過工的奶,吃鮮奶的小牛生長健康,吃加工奶的小牛在60天內死亡。試驗重複了很多次,都是同一樣的結果。

 

國際知名營養學家雷蒙德·弗郎西斯在《選擇健康》中說:“用生牛奶餵的小牛會保持健康,但是,用加熱殺菌過的牛奶餵養的小牛通常在八個星期之內就會死掉”。 著名醫學家新谷弘實在《不生病的活法》中指出:“如果用市面上銷售的牛奶代替母牛的乳汁來哺育小牛,那麼小牛四五十天就有可能死掉”。科學家研究認為,加工奶經過均質化工藝和高溫滅菌處理,乳脂和生物被破壞,並變成了有害物質。這樣的奶實際是一種“變質物”。牛吃了吸收不到營養,並會慢性中毒,不久就會死亡。

 

科學研究一再證明,任何食品加工越深,危害就越嚴重。 例如大米、小麥、甘蔗原本是很好的營養食品,但經過多道工藝加工成精大米、精麵粉、精白糖之後,就對人體健康非常不利了。

 

比佛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覺得吃有機食品很貴,顯然你還沒有算過癌症要花你多少錢?

預防勝於治療,現在寧願花錢在健康上,也不要將來花在醫藥上。

 217922_4481109831679_522445268_n 

 

比佛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表明 

癌症不能在弱鹼性的人體中形成; 

癌症只能在酸性身體中形成; 

如果你有癌症,說明身體是酸性的; 

癌症只能在一個酸性的身體擴展; 

如果你的身體變弱鹼性,癌症不能擴展;

如果你能平衡你的身體PH值,讓你的身體轉變成弱鹼性,不管你得的是什麼癌症都有轉變和被治好;

不管你的情況多麼糟糕,哪怕只能活6個月,如 果你能轉變你的身體PH值到弱鹼性,你的癌症 就不會擴展,就會好;

不用擔心你的家族中你的媽媽、爸爸或任何人有癌症,只要你的身體是弱鹼性的, 你不會得,如果你已經有了,它將會轉變;

癌症都是酸性體液中生存的,沒別的。如果你的身體是酸的,你就會得癌症。如果是弱鹼的,你就不會得癌症。如果你已有了癌症,只要你能調整你身體的PH值到弱鹼性,癌症就會離你而去。

 

預防癌症的秘訣十分簡單,就是常吃鹼性食物以防止酸性廢物的累積,因為酸化的體液環境,是正常細胞癌變的肥沃土壤,調整體液酸堿平衡,是預防癌症的有效途徑。

A)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吸煙,世界衛生組織預言,如果人們都不再吸煙,5年之後,世界上的癌症將減少1/3;其次,不酗酒。煙和酒是極酸的酸性物質,長期吸煙喝酒的人,極易導致酸性體質。

B)不要過多地吃鹹而辣的食物,不吃過熱、過冷、過期及變質的食物;年老體弱或有某種疾病遺傳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堿量高的鹼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C)有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不要過度疲勞。可見壓力與長期疲勞是重要的癌症誘因,中醫認為壓力導致過勞體虛從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內分泌失調,體內代謝紊亂,導致體內酸性物質的沉積;壓力也可導致精神緊張引起氣滯血淤、毒火內陷等。

D)加強體育鍛鍊,增強體質,多在陽光下運動,多出汗可將體內酸性物質隨汗液排出體外,避免形成酸性體質。

E)生活要規律,生活習慣不規律的人,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生活無規律,都會加重體質酸化,容易患癌症。應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保持弱鹼性體質,使各種癌症疾病遠離自己。

F)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農作物,家禽魚蛋,發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綠色有機食品,要防止病從口入。

 

酸性體質是人體大量攝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食物的結果

★常見食物的酸鹼性:

⊙強酸性:蛋黃、乳酪、白糖、西點、柿子、烏魚子、柴魚等。

⊙中酸性:火腿、雞肉、鮪魚、豬肉、鰻魚、牛肉、麵包、小麥、奶油、馬肉等。

⊙弱酸性:白米、花生、啤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蜆)、章魚、泥鰍等。

⊙弱鹼性:紅豆、蘿葡、蘋果、甘藍菜、洋蔥、豆腐等。

⊙中鹼性:蘿葡乾、大豆、胡蘿葡、番茄、香蕉、橘子、香瓜、草莓、蛋白、梅乾、檸檬、菠菜等。

⊙強鹼性:葡萄、茶葉、葡萄酒、海帶、天然 綠藻類。

海帶可以說是鹼性食物之王,多吃海帶能有效調整酸性體質。所以平時常感到勞累、疲乏、渾身痠痛的話,不妨多吃海帶。

此外,人們常說喝茶能解乏,除了茶葉中的興奮成分外,茶鹼能「中和」體內的酸性物質,也有緩解疲乏的作用。

再有素食是最好的方法,只要堅持素食一段時間,身體自然就會變成鹼性體質。

 

哪些人的身體容易「發酸」

熬夜一族

晚上100以後不睡覺,人體的代謝作用會轉由內分泌燃燒,用內分泌燃燒產生的毒素會很多,會使體質變酸,通常熬夜的人得慢性疾病的機率會比抽煙或喝酒的人都來得高。所以每天儘量在晚上1200以前睡覺,不要常熬夜,若非要熬夜,一星期以一次為限!熬夜時不要吃肉,儘量吃碳水化合物,這樣隔天才不會很累,可把傷害減至最低。

宵夜一族

凡是晚上800以後再進食就可稱作宵夜。吃宵夜隔天易疲倦、爬不起床,肝也會受損,因為睡覺時,人各器官活動力降低,處於休息狀態,這時讓食物留在腸子裡會變酸、發酵,易產生毒素、傷害身體。

早餐的「逃兵」

一天三餐中,早餐最重要,但許多人不吃早餐,一早空著肚子,體內沒有動力,會自動使用甲狀腺、副甲狀腺、下腦垂體等腺體,如此易造成腺體亢進、體質變酸,長期下來易導致各種慢性病。

「精食」一族

少運動且整天坐在辦公室的上班族最容易犯這種錯誤,因為吃得少,又刻意選擇很精緻的食物、粗糧吃太少,這類人的腸子老化得特別快,肝功能也會變差,排便是黑色的而且常會便秘。因為精緻食物缺乏纖維素,會導致腸子功能變差,甚至萎縮,你所吃的食物變成了毒素,使你體質變酸,慢性病也開始了。

 

癌症讓許多人覺得恐怖,但並非完全不能從它的魔爪下逃離。美國「網路醫學博士」網站近日刊出美國癌症協會專家總結出的「男人和女人最容易忽視的癌症症狀」,提醒大家要抓住癌症的蛛絲馬跡。因為有調查顯示,與較晚期病人治療後的5年生存率只有10%~30%相比,早期癌症病人正規治療後的5年生存率能高達70%~95%

 

比佛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藥廠不願說的秘密 - 檸檬水抗癌!!

檸檬汁不要加糖,因糖是癌細胞最佳養分;檸檬是高度鹼性食物。

 只要切薄片檸檬2-3片,在杯子並加飲水成為鹼性水,喝整整一天,以它作為日常飲用水,檸檬令人驚訝的好處!

健康科學研究所-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這是治療癌症的最新有效妙方! 檸檬(柑橘類)是一個神奇的產品,可殺死癌細胞。功效10,000倍強於化療。

 為什麼我們不知道?因為在實驗室製造的人工合成藥物為大公司帶來豐厚的利潤。

現在,您可以告訴需要幫助的朋友,讓他/她知道,檸檬汁有利於預防這種疾病。

它的味道宜人,而且不會產生可怕的化療後遺症影響。大藥廠不願說的秘密,一直是諱莫若深,以免危及大公司的豐厚利益? 如你所知,檸檬屬於檸檬和酸橙品種。

你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吃:你可以吃果肉,果汁,冰糕,糕點等,它有許多優點,但最有趣的是它產生消除囊腫和腫瘤的效果。

它也被認為是作為抗微生物譜對細菌感染和真菌,寄生蟲和有效的針對內部的蠕蟲,它調節血壓過高,這是一種抗抑鬱劑,戰鬥壓力和精神疾病。

這些信息的來源是迷人的:它來自一個最大的藥品製造商,自1970年以來經過20多個實驗室測試發現:它能破壞12種惡性腫瘤細胞,包括結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胰腺............

更驚人的:檸檬水只會破壞惡性癌細胞,它不會影響健康細胞。

 

-圖文來自網路

比佛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預防勝於治療,肥胖的確會造成許許多多可怕的疾病,現在寧願花錢在健康上,也不願將來花在醫藥上,有健康才有幸福的人生。

 

 

中廣新聞網中廣新聞網 – 2012年6月21日 上午11:21

相關內容

國健局公布最新癌症發生人數及排名,發現癌症發生人數持續上升 ,每六分零二秒,就有一個人罹癌,比前一年快了三十三秒,其中,大腸癌以及乳癌增加最快。(吳霈蓁報導)

 

隨著高齡化、生活型態改變、肥胖人口增加,以及癌症篩檢的推廣,國人癌症發生人數持續上升,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完成98年醫院申報新診斷癌症個案資料分析,發現98年有8萬7千189人罹患癌症,比97年增加了7千371人,其中,增加最多的是大腸癌和乳癌。國健局局長邱淑媞說:「在所有癌症當中,最常見、而且增加最多的就是大腸癌和乳癌,大腸癌和乳癌都是可以透過早期發現、來避免死亡,甚至大腸癌還可以透過早期發現來避免它的發生。」

 

邱淑媞表示,要有效的預防癌症,除了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及養成規律的運動之外,定期接受癌症篩檢也很重要,衛生署已經補助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與口腔癌等四種癌症篩檢,但民眾接受乳癌及大腸癌的篩檢比率只有三成左右,呼籲民眾能善用癌症篩檢資源,才能遠離癌症惡夢、保住健康。

 

比佛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