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至今,"三餐都要吃,要維持基礎代謝率" 這是每次中天健康營養師看完我的飲食日記後都會說的話。在我的認知裡,只要我每天吃得比每日所需要的熱量還少就會瘦得比較快,但這樣的"少吃一餐"觀念是錯誤的,常聽人家說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飽,晚餐吃得少,我卻是早餐都不吃。
節食是每個人在減肥時常用的方法,但它是最無效且無法真正減重的。起初在節食減肥時會因為熱量減少而讓體重快速下降,但是在經過了一段時間後,身體為了維持正常機能、節省能量消耗,就會開始降低你的基礎代謝率,讓你的熱量消耗能力變差,這時就算你少吃也不能讓體重下降很多,我想這是每個減重者常遇到的瓶頸,然後在百思不得其解後就會放棄,但是只要一恢復原本的飲食習慣就會馬上復胖,而且最先胖回來的部分都會是脂肪,造成體脂肪增加。
提高維持基礎代謝率,不要讓基礎代謝率下降才是減重關鍵,因為基礎代謝率攸關減肥的成效,這就是為什麼所有的醫師或專業人員都要減重者維持每日熱量1200大卡的攝取,因為只有健康營養攝取代謝才會高。再來能提高代謝率還有運動,之前我的文章"運動是瘦不下來的"有提到光是運動消耗的卡路里是很有限的,但若能在熱量減少代謝率下降時,配合運動及攝取足夠蛋白質能提高代謝率和讓肌肉量增加(註一),取代了體脂肪(註二)就能輕而易舉克服減肥停滯不前的惱人狀況。
註一: 肌肉(瘦肉組織)在體內代謝消耗的熱量為體脂肪(肥肉組織)的7 倍,使控重目標更容易達成。
註二: 體脂肪較高的人,基礎代謝率會較低,而女性的體脂肪比例較男性為高,因此熱量消耗較少,減肥也就大不易。